学术活动

标准化随感(二)

  • 作者:袁宇 刘琳
  • 发布时间:2018-12-14
  • 点击量:

三、标准何能 

1标准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 

简单地说,标准能为每一个体、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一切行为带来简化、便利、高效和良好秩序之利好,满足统一并产生最大边际效应的要求,起到竖标杆、立榜样、设规矩的作用,并用标准约束形成标准件,让相关范围的人群包括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受益。说到底,标准约束的社会,就像创建一个低成本、高效率、全简约和稳增长的经济模式与文化氛围,创造一个总体和谐、家园幸福和个人生活舒适的高阶社会结构与形态。

然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文化的相异性和人类个体的生物多样性等等差别,导致在人类发展目标趋同性道路的方向上,还存在较长时期的竞争与淘汰。突出地表现在经济方面,基于集团利益相争、保护先进技术和保密需求等,会产生躲不过的竞争和封锁,产生无形中的壁垒障碍,以便充分发展自己,强压对手。美国单方面的301调查和针对我国某些高新技术领域的所谓制裁就是典型的例子。这比竞争壁垒更可恶的是,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会导致人类的不安,与标准化初衷相背离。然而,我们更应当看到的是,其背后是高标准、严要求的实力在壮胆撑腰。这些也给标准的应用和标准化发展打上了明确的目的性甚至政治性烙印,从而产生标准与壁垒的结合以便于维护经济集团、国与国之间的利益最大化。标准在壁垒这堵墙中就承担了钢筋、水泥乃至全部成分的角色,成为对内促进发展、对外防御侵入以及在利益集团间进行贸易交流与替换过程中的保护和良好对接的核心内容。这也是为什么开放发展以来,标准如此重要、被国家重抓重落实重发展的主要根据所在。

尽管标准具有建立壁垒的独特性,但经济集团之间不是全封闭,仍然需要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竞争中发展自己。这就存在了任何政治、文化、科技以及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横向交流和交换中的标准互换与接口同一的标准要求,即个人、团体乃至国家间的任何交往、交换需要建立在同一接口标准要求下,以产生更为优化的采用、修护效益。这也是对其后的再重复给出的最优程序,是区域和国际标准化的需要。

2 标准不能只追求科技前沿而忽略实际引领性 

说标准追求高科技,是标准的发展总趋势、总要求和在适用范围内尽量趋高化的目标要求,并不是不顾实际的追求内容与科技前沿相一致而偏废了标准应用于实际以推动发展的实效性。标准水平与应用者群体水平间应当匹配且必须略高于应用群体的水平,以方便实际应用的顺畅和循序渐进的能力提升;而绝非只看高水平,更不能妄图揠苗助长。这种匹配实质是标准水平“最佳”的实质性体现,是对按照本标准要求做、经过稍加努力可达到的微加速,从而产生内部节约、过程简化、外部顺畅、成本降低和收益高效的真正驱动力,使标准使用者的潜能有所激发,速度有所提升。不能在研制标准时,不顾实际情况,将标准颁布为反映本标准规约领域内的“最高”水平;如果这样,无形中就脱离了使用者的实际水平,迫使标准成为摆设。这也体现了“标准是妥协的产物”的思想表达。

以农产品为例,分粮、果两类比较。在粮食方面,人们都知道,进口的小麦比自产的成本低。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国外小麦生产过程严格标准化,通过对产业系统的简化与优化,使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程成本在标准规约下投入最低、过程最简、浪费最少;二是经济发展基础支持了科技向机械化水平推进和提高,替代了高成本的人力投资而降低了操作成本;三是大面积、规模化的生产组织,不但从系统角度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而且最大限度地激发了边际效应,使利润在1+1>2的系统效应中又增加许多。这三者的综合结果(不是加和),使产业整体利润大增,成本大降,具备了价格竞争的潜在优势。要使我国粮食生产达到国外低价水平,教条地搬用他们的标准到我国生产体系,是必然会失败的。因为,实情完全不同。那么,有无良方以适用我国小户为主流的农业现状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有且正摸索提高,推行标准化就是重要方面。

再看水果。我国进口水果的价格普遍比自产的要高出许多倍,与国外,特别是与日本相比,恰恰相反。日本自产的果菜比进口的价格一般高几倍。这是为什么?归纳来看,主要有:一是部分盲目的崇洋性消费心理被商家利用而高价销售,类似于周瑜黄盖;二是自产水果的混乱质量和商品低档性,满足不了中高端消费者的要求,不但无意中将其推向购买外来果一边,还让消费者失去了信任自产果的消费基础,由质量安全引发的信任问题也是国内果业重新收复消费者忠诚度的关键所在;三是经营链中的价值分配混乱且不透明,使商家从中不断扩展自己的获利空间,生产者利益不断受损,刺激更多产量和更低质的果品产出,导致果品产业全链的不稳定成份增加并进入恶性循环体系。提高我国粮果产业链条水平的关键,是要从生态持续性和能量守恒性方面,在系统约束中,抓质量、抓关键、抓能力,只有从过程标准入手,让人们明白用标准规约行为,用标准保证质量,以标准产生信誉,让标准支撑品牌。针对市场发展需要,结合生产者的操作能力,建立真正符合市场规律的新产业体系。通过研制适度适用标准,宣贯落实到产业链中,建立和培养具有市场忠诚度的质量消费体系,实现真实的竞争潜质和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从而搞好我国农产品市场,给消费者一个放心消费和愿意出高价购买的依据。

3标准的公开通用性是有度的 

标准和标准化被宣讲为不但能够轻松劳动、降低成本和产生巨大效益,而且是建立壁垒以保护我们利益的好屏障,还是发家致富的好帮手、聚财聚能的金罐罐。但在实施和推动多年后,有人却感觉并非是这种结果,反而会发生成本增加、过程烦琐和效果一般的情形。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必须相信,标准和标准化的好处多多是没有错的。那么不良情形的出现又怎么解释?深层剖析,由于标准化知识是高度综合的理论体系,目前连最基本的人才队伍都没有完全建立,在社会强力需要中,表面化的大量跟风和不健全知识应用氛围的哄闹下,将这一本来才新建的体系在无意中又撕成了碎片。一知半解或者片段信息携带者加载自身主观目的和方向,散播出五花八门的所谓标准,使其传播下的标准和标准化失去了那固有的系统和定力而不能为产业链或者系统嵌入真正的匡正图符,应用这种所谓标准的结果,必然是在效用遭遇质疑的同时玷污了标准化的荣辉。

在实际应用方面,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多个问题需要纠正:一是标准本身的质量不高。这又追究到了研制标准的队伍的质量问题——还是人才缺失所致。多数参与标准研制者不懂标准,甚至不了解标准化理论,带着自己的某种“资格”,参与到标准起草中来,在既定的传统专业理论和思维约束下,写出了标准。这种最多只应用了标准文本的形式框架而没有真正的标准内容,是实足的形式标准,丢失了标准的本质神韵。二是不明白标准的公开有度。任何标准,都有其公开范围,不是颁布就意味着无界公开。国家标准,只能在国家范围内公开,任何不具备中国公民身份的人都不得随意知晓;企业标准,就只能在企业内公开。反之,就是失密。因为任何真正的标准,自身都承载着规约该标准范围的先进生产力成份,也表达着标准规范的范围水平,更承载着本标准规约中的管理和操作思路,如果让其散播到“外人”手中,首先就对该标准规约的范围的生产力水平有所掌握,还有其它的信息成份也明明白白。可能就这一项标准公开的范围有误,就给有心的对手提供了可利用的信息,无疑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特别是企业标准,由于直接竞争的存在,不但不能公开,而且在企业内部也根据标准承载的内容要求,有不同的公开范围。比如,携带核心技术的标准,只能在少数几个人和保密车间流动。不可理解的是,好多企业,认为将自己的标准转化为地标、行标甚至国标就是光荣,表现了对标准意义的无知。一般而言,能够公开的企业标准,是那些在企业内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但通过公开还能带来效益的“边界获益”标准。而企业的产品标准,为的就是公开。因为要用这种标准告知和吸引消费者,打开市场。有些地方的标准公开,放到全球人可随便翻阅的公网上,这是不妥当甚至非常危险的。我们必须注意标准的公开有度性,提高保密安全性警惕。三是标准的应用,是有标准约束的。一项好的标准能否产生好的效益,就看其能否落实到位。要使用标准到位,首先是要有这项标准能够应用的适宜平台——标准化平台;其次是标准使用者是否真正理解了本标准的内涵、要求和落实规则;再是在标准使用中能够感受到本标准的优劣或不足。只有真正掌握了标准化知识,明确了系统效应及其切合实际的标准化方法,才能够真正应用标准、推动标准化发展并获得标准化所带来的效益增长。

 

李鑫简介:

李鑫教授,青岛大学标准化学院教授,中国农业标准化学科理论创建者,中国标准化资深专家,国家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专家组成员,国家技术标准评估专家组成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工程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农业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标准化十佳研究者,中国标准化助力奖获得者,中国农技推广协会专家、理事,中国光伏农业标准编制工作组业务指导专家,《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Selforganizology》、《标准科学》、《中国标准化》、《灾害学》、《果农之友》等杂志编委,《农业科技报》专家顾问,陕西省标准化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旱农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农业标准化、园艺有害生物综合管理两大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先后主持各类科研课题30多项,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著作10部,其中《农业标准化导论》属我国首部农业标准化学科理论专著。先后获省部以上科技奖7项。先后在十多个国家考察学习农业标准化与园艺有害生物管理新方法。参与一带一路标准走出去战略。

 

 

 

 

 

 

 

 

 

友情链接

青岛大学质量与标准化学院 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55606

COPYRIGHT QINGDAO UNIVERSITY